1) 我們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

在我看來,討論佛教,必然要從佛教的創始人開始。我們歷史上的佛陀,命釋迦牟尼佛,又稱悉達多。喬達摩

根據達勒姆大學的羅賓·康寧厄姆博士,在尼泊爾藍毘尼釋迦牟尼佛出生地瑪雅德維寺考古發掘結果顯示,佛陀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。

佛陀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,他的父親是釋迦族的族長。 他出生後不久,他的父親請來了一位宮廷占卜師,占卜師告訴他,他的的兒子長大後,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政治領袖,或一位偉大的宗教領袖。 他的父親,熱衷於讓兒子跟隨他成為政治領袖,因此決定讓兒子隔離外界的嚴酷現實,並限制他在外面遊蕩。 此外,為了寵愛著他的兒子,他以奢華,音樂、舞蹈,外表美麗的少女等方式取悅他。然而,這些誘惑並沒有打動年輕的王子。 最終,在他二十九歲的時候,小王子終於說服父親,讓他出宮。 在隨後的四次旅行中,他經歷了被後人稱為四情景的現象,從而永遠改變他的一生。

在第一次旅行中,他看到了一個老人。 他的馬車夫翔那告訴他,衰老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。

在第二次旅行中,他目睹了疾病。 但是,翔那再次告訴他,這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

在第三次旅程中,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具屍體,並再次意識到,死亡是降臨在每個人身上不可避免的的命運。

在第四次旅行中,他見到了一位乞丐僧人。 翔那解釋說,這個人放棄了世俗的舒適、快樂和奢侈,以換取精神生活,尋求解決王子在早期旅程中,看到的苦難生活的答案。

太子識到一切眾生的無常,一切眾生,從生開始,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,而夾在兩者之間的,是老人化和疾病,,這,讓他非常折磨。他決定,他必須像那個乞丐一樣,放棄奢華的宮廷生活,面對苦難的現實,獨自地尋求答案。

年輕的王子最終決定逃離了皇宮,放棄了他的財富和權力。 他剪掉頭髮,穿上袈裟,重新開始了一個流浪僧侶的生活,以尋找生活中悲楚和苦難的答案。 首先,他拜訪了他那個時代最好的大師,向他們學習。 然而,最終,他發現他們的教義,不足以永久地解脫生活中的痛苦,離開了他們。

作者潘卡伊。米甚拉在他的著作《終結苦難》中,引用了佛陀對大師幻想破滅的二個例子。

首先是一位名叫阿拉羅。卡拉瑪的瑜伽士。 佛陀在他手下學習了一段時間後,意識到他和其他學生一樣,只是在背誦瑜伽士的教義,同時宣稱他們理解了他的教義。 可是瑜伽士從未宣稱:“我明白、領悟, 承擔這個教法,並遵守它。”

未來佛陀,決定與卡拉瑪對質:“你自己直接證悟這個教法,到了什麼程度?” 作為回應,卡拉瑪教他無所有處天。未來的佛陀,依法修行後不久,就證悟了無所有處天的狀態,而且可以守持於其中。 這使得卡拉瑪對他的學生,有了深刻的印象,邀請他加入隱居,作為他的合作老師,。 然而,佛陀並不滿,拒絕了這個提議,因為無所有處天,“不會導致厭惡、離欲、停止、平靜、知識、覺悟和涅槃”

接下來,未來的佛陀去找另一位名叫烏德拉卡·拉馬普特拉的上師。 這一次,上師教了他非想非非想處天。 再一次,佛陀能夠迅速地理解教義,並守持其中。 再一次,他被邀請,做一個領導,但他也拒絕了。 他離開第二位上師的原因,和之前一樣。

根據作者潘卡伊。米甚拉的說法,佛陀認為這些大師所教授的禪定,“無論多麼深”,都是“暫時的、此時此地,舒適的守持。”。 然而,“即使經過很長一段時間,醒了之後,基本上沒有變化。” 如果沒有相應的道德和智力發展,這些狀態,它們本身,並不能終止苦難。”

佛陀後來教導說,要開悟,並從輪迴的輪迴中解脫出來,需要比“非想非非想天”更高的禪定狀態。在他的覺悟之後,佛陀教導說,止觀禪定,可以實現這一個目標。

然而,佛陀與這些上師相處的時間並沒有浪費。 作者認為佛陀“汲取了理念和技巧,然後將其改造成自己的教義。” 確實,佛陀開悟後,教導說,“無所有處天”和“非想非非想天,”是二十八層天界中最上的兩層。 這兩個天界,都屬於無色界,那裡的眾生,是沒有肉身的。 然而,在這兩個境界中達到的禪定狀態,不足以證悟到可以從生存痛苦中,徹底的解脫出來。

與上師們的經歷,也使佛陀意識到“僅僅相信上師所說的話是不夠的,你必須通過自己親身經驗來實現和驗證它。” 的確,這是佛教的基本教義——開悟必須由個人親身體驗而來。

當然,這也適用於佛陀本人。 像其他大師一樣,佛陀是一位老師,向我們展示了開悟之路。 然而,與其他人不同的是,佛陀教導他的追隨者,不要應盲目地遵循他的教義,而應通過直接體驗來驗證它們。 佛陀說,雖然他可以爲他們展示開悟的道路,但要完成開悟的旅程,一定要通過個人的努力才能成功。

離開上師們後,佛陀前往現代菩提伽耶,在那里花了六年時間,修習耆那教的苦行。 耆那教實行禁慾主義,嚴格的禁食和自殘,其信念是,通過放棄對肉體的依戀,來解放靈魂。 佛陀遵循這個過程,禁食時間如此之長,如此廣泛,以至於他變得非常消瘦。 潘卡伊。米甚拉在書中寫到,佛告弟子舍利弗:“我因為吃得太少,所以我的臀部,像駱駝的蹄子,我的脊梁,像一排紡錘一樣的突出,我的肋骨,像破舊的棚屋的椽子一樣腐爛塌陷。 ,我的眼窩裡的瞳孔,似乎深深地凹陷,我的頭皮開始皺縮……”

經過六年的折磨,佛陀開始懷疑他所走的道路。 後來,在《中阿含經》中,佛陀說:“我雖苦行苦行,卻無法獲得超越人類,獨特而非凡的洞察力。 有沒有可能,有另一種開悟的方法?”

現在,他想知道,他對覺悟的強烈渴望,是不是阻礙他自然而然地進入更高的冥想狀態。

他開始懷疑,他對開悟的強烈渴望,是否阻礙了他自然地深入到更高的冥想狀態。 他想起了他年輕第一次打坐時,坐在樹旁,心自然而然地飄入一種平靜、沉思的狀態。 當他看到一個農民在他的土地上犁地、挖出將成為鳥類食物的蠕蟲時,他洞察到了,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的。他感到很平靜。 這種洞察力,使他看到了瞬息萬變,是所有生存的本質。 他意識到一切眾生都是無常的,並且是有因果關係的。 再者,轉瞬即逝,是痛苦的一個根源。 從而,他下了決心,必須找到一種方法,來結束所有人的痛苦。

佛陀第一次冥想的回憶,讓他決定放棄禁食,這停止了他的痛苦,讓他恢復了體力。 然後,他意識到,無論是極端舒適奢華的王子生活,還是耆那教苦行的痛苦自殘,都無法使他達成意願,他決定嘗試一下他年輕時自然飄入的冥想。 他找到一棵無花果樹,即現在的菩提樹,坐在樹下,開始打坐,發誓如不開悟,他不離開。

歷史告訴我們,他確實開悟了。 此後,他被尊重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第一尊佛,因為他有了包容宇宙一切的知識。

開悟後,佛陀立即踏上了教學的旅程,將他的覺悟到的一切,傳授給所有願意聆聽的人,其既定的目標,是讓所有眾生,擺脫痛苦的束縛。 他的口語教學內容,後來被收集為文本。 這些文本的集合,成為了佛教經典。

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們將討論佛教中常用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