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 我们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

在我看来,讨论佛教,必然要从佛教的创始人开始。我们历史上的佛陀,命释迦牟尼佛,又称悉达多。乔达摩

根据达勒姆大学的罗宾·康宁厄姆博士,在尼泊尔蓝毗尼释迦牟尼佛出生地玛雅德维寺考古发掘结果显示,佛陀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。

佛陀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,他的父亲是释迦族的族长。他出生后不久,他的父亲请来了一位宫廷占卜师,占卜师告诉他,他的的儿子长大后,会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领袖,或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。他的父亲,热衷于让儿子跟随他成为政治领袖,因此决定让儿子隔离外界的严酷现实,并限制他在外面游荡。此外,为了宠爱着他的儿子,他以奢华,音乐、舞蹈,外表美丽的少女等方式取悦他。然而,这些诱惑并没有打动年轻的王子。最终,在他二十九岁的时候,小王子终于说服父亲,让他出宫。在随后的四次旅行中,他经历了被后人称为四情景的现象,从而永远改变他的一生。

在第一次旅行中,他看到了一个老人。他的马车夫翔那告诉他,衰老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。

在第二次旅行中,他目睹了疾病。但是,翔那再次告诉他,这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

在第三次旅程中,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具尸体,并再次意识到,死亡是降临在每个人身上不可避免的的命运。

在第四次旅行中,他见到了一位乞丐僧人。翔那解释说,这个人放弃了世俗的舒适、快乐和奢侈,以换取精神生活,寻求解决王子在早期旅程中,看到的苦难生活的答案。

太子识到一切众生的无常,一切众生,从生开始,都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,而夹在两者之间的,是老人化和疾病,,这,让他非常折磨。他决定,他必须像那个乞丐一样,放弃奢华的宫廷生活,面对苦难的现实,独自地寻求答案。

年轻的王子最终决定逃离了皇宫,放弃了他的财富和权力。他剪掉头发,穿上袈裟,重新开始了一个流浪僧侣的生活,以寻找生活中悲楚和苦难的答案。首先,他拜访了他那个时代最好的大师,向他们学习。然而,最终,他发现他们的教义,不足以永久地解脱生活中的痛苦,离开了他们。

作者潘卡伊。米甚拉在他的著作《终结苦难》中,引用了佛陀对大师幻想破灭的二个例子。

首先是一位名叫阿拉罗。卡拉玛的瑜伽士。佛陀在他手下学习了一段时间后,意识到他和其他学生一样,只是在背诵瑜伽士的教义,同时宣称他们理解了他的教义。可是瑜伽士从未宣称:“我明白、领悟, 承担这个教法,并遵守它。”

未来佛陀,决定与卡拉玛对质:“你自己直接证悟这个教法,到了什么程度?” 作为回应,卡拉玛教他无所有处天。未来的佛陀,依法修行后不久,就证悟了无所有处天的状态,而且可以守持于其中。这使得卡拉玛对他的学生,有了深刻的印象,邀请他加入隐居,作为他的合作老师,。然而,佛陀并不满,拒绝了这个提议,因为无所有处天,“不会导致厌恶、离欲、停止、平静、知识、觉悟和涅槃”。

接下来,未来的佛陀去找另一位名叫乌德拉卡·拉马普特拉的上师。这一次,上师教了他非想非非想处天。再一次,佛陀能够迅速地理解教义,并守持其中。再一次,他被邀请,做一个领导,但他也拒绝了。他离开第二位上师的原因,和之前一样。

根据作者潘卡伊。米甚拉的说法,佛陀认为这些大师所教授的禅定,“无论多么深”,都是“暂时的、此时此地,舒适的守持。”。然而,“即使经过很长一段时间,醒了之后,基本上没有变化。” 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和智力发展,这些状态,它们本身,并不能终止苦难。 ”

佛陀后来教导说,要开悟,并从轮回的轮回中解脱出来,需要比“非想非非想天”更高的禅定状态。在他的觉悟之后,佛陀教导说,止观禅定,可以实现这一个目标。

然而,佛陀与这些上师相处的时间并没有浪费。作者认为佛陀“汲取了理念和技巧,然后将其改造成自己的教义。” 确实,佛陀开悟后,教导说,“无所有处天”和“非想非非想天,”是二十八层天界中最上的两层。这两个天界,都属于无色界,那里的众生,是没有肉身的。然而,在这两个境界中达到的禅定状态,不足以证悟到可以从生存痛苦中,彻底的解脱出来。

与上师们的经历,也使佛陀意识到“仅仅相信上师所说的话是不够的,你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经验来实现和验证它。” 的确,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——开悟必须由个人亲身体验而来。

当然,这也适用于佛陀本人。像其他大师一样,佛陀是一位老师,向我们展示了开悟之路。然而,与其他人不同的是,佛陀教导他的追随者,不要应盲目地遵循他的教义,而应通过直接体验来验证它们。佛陀说,虽然他可以为他们展示开悟的道路,但要完成开悟的旅程,一定要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成功。

离开上师们后,佛陀前往现代菩提伽耶,在那里花了六年时间,修习耆那教的苦行。耆那教实行禁欲主义,严格的禁食和自残,其信念是,通过放弃对肉体的依恋,来解放灵魂。佛陀遵循这个过程,禁食时间如此之长,如此广泛,以至于他变得非常消瘦。潘卡伊。米甚拉在书中写到,佛告弟子舍利弗:“我因为吃得太少,所以我的臀部,像骆驼的蹄子,我的脊梁,像一排纺锤一样的突出,我的肋骨,像破旧的棚屋的椽子一样腐烂塌陷。 ,我的眼窝里的瞳孔,似乎深深地凹陷,我的头皮开始皱缩……”

经过六年的折磨,佛陀开始怀疑他所走的道路。后来,在《中阿含经》中,佛陀说:“我虽苦行苦行,却无法获得超越人类,独特而非凡的洞察力。 有没有可能,有另一种开悟的方法?”

现在,他想知道,他对觉悟的强烈渴望,是不是阻碍他自然而然地进入更高的冥想状态。

他开始怀疑,他对开悟的强烈渴望,是否阻碍了他自然地深入到更高的冥想状态。他想起了他年轻第一次打坐时,坐在树旁,心自然而然地飘入一种平静、沉思的状态。当他看到一个农民在他的土地上犁地、挖出将成为鸟类食物的蠕虫时,他洞察到了,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。他感到很平静。这种洞察力,使他看到了瞬息万变,是所有生存的本质。他意识到一切众生都是无常的,并且是有因果关系的。再者,转瞬即逝,是痛苦的一個根源。从而,他下了决心,必须找到一种方法,来结束所有人的痛苦。

佛陀第一次冥想的回忆,让他决定放弃禁食,这停止了他的痛苦,让他恢复了体力。然后,他意识到,无论是极端舒适奢华的王子生活,还是耆那教苦行的痛苦自残,都无法使他达成意愿,他决定尝试一下他年轻时自然飘入的冥想。他找到一棵无花果树,即现在的菩提树,坐在树下,开始打坐,发誓如不开悟,他不离开。

历史告诉我们,他确实开悟了。此后,他被尊重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第一尊佛,因为他有了包容宇宙一切的知识。

开悟后,佛陀立即踏上了教学的旅程,将他的觉悟到的一切,传授给所有愿意聆听的人,其既定的目标,是让所有众生,摆脱痛苦的束缚。他的口语教学内容,后来被收集为文本。这些文本的集合,成为了佛教经典。

在下一篇文章中,我们将讨论佛教中常用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。

Leave a comment